第(2/3)页 跟李隆基谈恋爱的是他儿媳妇,杨玉环,我很喜欢白乐天的诗,引用一段: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跟陈后主一个毛病,第二天起不来。如果李隆基不是皇帝,领着儿媳妇去泡泡温泉、看看牡丹,最多被焦大骂几句:“爬灰的爬灰”!可惜他是一个皇帝,他能下令修建从岭南到长安几千里的快递专用通道,他能用八百里加急的军马给杨玉环“点外卖”,“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金难买美人一笑,比起唐明皇来,贾宝玉让晴雯撕几把扇子能算什么呀!也许,唐明皇该说了,比着传说中的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调动天下兵马,我就给女朋友买个水果,算什么呀!也许,周幽王该说了,我可没拿江山社稷开过玩笑,那都是谣言,比着商纣王为了妲己把亲叔叔的心都挖出来了,我算什么呀!人的劣根性里有一条,就是爱跟更差劲的比,来追求自我满足。 李隆基爱屋及乌,杨玉环兄弟姐妹鸡犬升天。安史之乱,李隆基带着杨家兄妹逃出长安,实在跑不动了,在马嵬坡休息,禁卫军发动兵变。官兵一致要求处死奸臣杨国忠和祸水杨玉环。杨国忠被哗变的特种兵乱刀砍死,杨玉环在佛堂的梨树下用一条白绫归天。 10、宋徽宗 咱们在第十集里就提到过他,他负有北宋灭亡的历史责任。但是我们要注意,他在皇室里排名靠后,本来是轮不到他当皇帝,小时候也没有被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就是声色犬马,吃喝玩乐的浪荡皇子,只要不跟太子惹事,安心当个风流王爷就可以了。正常接班的是他哥哥。他哥哥死的更早,当时连儿子也没有。宋徽宗爱踢足球,那时候叫“蹴鞠”,正踢球呢,宫里的太监告诉他,他要当皇帝了,就这样当了皇帝。 赵佶长的帅,书法好,画画美,热爱体育事业,完全是艺术家的状态。当了皇帝,禀性难移,白天硬着头皮处理国政,晚上不开心。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赵佶认为她们都知道自己的皇帝,“嗨”不起来,不如那些不知到客人身份的妓女风流直接。 回想起来,还是当王爷的日子舒服啊!凡是京城中有名的青楼妓馆,他想去谁家就去谁家,还能将歌姬舞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现在当皇帝太不自由了。 不久,从王府带进皇宫的宠妃又死了,赵佶更烦,吃不想睡不稳。有奸臣给赵佶推荐了良家妇女刘氏,说刘氏美貌不亚于王昭君。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商人卖酒的,出身卑贱,但长得美艳风流,也不像后宫里那些宗法礼教约束下的稳重女子。 宋徽宗一见,美若天仙,魂不守舍,相处之后便形影不离。刘氏擅长化妆打扮,她的衣服、首饰、发型,新颖别致,不但徽宗喜欢,出席宴会的时候总是聚光灯的焦点,京城内外爱美的女子也竞相模仿,如同现在引领潮流的摩登女郎。巴结刘氏的王公大臣比比皆是,然而,红颜易老,宋徽宗也想换换口味。 好长时间没出宫,京城里又来了哪些名妓都不知道了,皇位也坐稳了,出去转转应该没事!带着几名心腹微服出宫,赵佶后悔啊,早些天怎么没出来呢!?李师师已经名冠汴梁城,作为圈里的老大,他现在才知道,成何体统。无奈李师师已经出了名,把她带进皇宫,贻笑天下。赵佶就设立行幸局,专门负责微服出宫的事,天天往外跑。 行幸局的官员帮宋徽宗撒谎,如当天不上朝,就说皇帝有“排档”,不是现在路边的“大排档”,当时宫中宴会也叫“排挡”,如果第二天还不上朝,行幸局的官员就传圣旨,说皇帝长疮了,皇帝感冒了,反正各种身体不舒服。 后来,金兵大军压境,赵佶干脆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城,徽宗、钦宗皇帝爷俩一起被抓到草原上去了。 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三位皇帝,并非凶残暴虐之人,都因儿女私情误国误民,而被作者列入了正邪两赋的名单。 11、刘庭芝 刘希夷,字庭芝,生活在唐太宗晚年,是大帅哥,善谈笑,懂音乐,爱喝酒,落魄而不拘小节,一幅风流名士的作派。他生活洒脱,常常骑驴漫游,玩高兴了,就会便随性赋诗,落笔婉约凄美。最为后人传诵的,是那首《代悲白头翁》。 我把全诗读一遍: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故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如果没感觉的话,等咱们读到林黛玉的《葬花吟》你就有感觉了。咱们的视频封面就是黛玉葬花,我先简单先说一点吧! 刘庭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林黛玉“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刘庭芝“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林黛玉“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刘庭芝“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林黛玉“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刘庭芝“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刘庭芝“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林黛玉“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葬花吟》改写套用《代悲白头翁》的痕迹比较明显。有一种说法,认为刘庭芝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不久就死了,跟《代悲白头翁》这首诗有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千古名句,相传刘庭芝的舅舅,大诗人宋之问想当原创作者,刘庭芝不同意,宋之问生气就把外甥害死了。 诗是用来唱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曲调唱法失传了,留下来的歌词就是诗。唐代非著名诗人贾曾写了一首《有所思》,几乎完全抄袭《代悲白头翁》的前半段,也不知道贾曾想拿着歌词骗青楼里的哪位姑娘。不光是贾曾,刘庭芝死后,《代悲白头翁》开始大受欢迎,很多文人模拟甚至继续剽窃这首诗。 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ò、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 12、温飞卿 刚介绍完颜值高的刘庭芝,就来个长的丑的,男人嘛,只要有才华就行,他就是跟李商隐齐名,合称“温李”,被尊为“花间派”鼻祖的温飞卿。 温庭筠,字飞卿,他的大名在《红楼梦》文本里,除了贾雨村还被两位重要人物提起过,一位是贾政,贾宝玉的父亲,一位的薛宝钗,贾宝玉后来的伴侣。 温庭筠这个人如果细讲,三、五个小时也说不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拓展阅读。因为他跟贾宝玉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就拿他跟贾宝玉对比着说,希望能对大家理解《红楼梦》第一男主角有所帮助。 首先,两人出身相似。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代,在隋末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温氏家族深得李唐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温庭筠祖上是娶过公主的,显赫一时。随着时光的流淌,皇位传承、权力过渡,当初既富又贵的温家逐步衰败。 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温庭筠生于山西太原。正值家族衰微日落西山之际,八岁的时候,他父亲去世,温庭筠兄弟姐妹四人随母亲在家族帮扶下生活。十二岁的时候,温庭筠父亲的好友段文昌升官了,对温家母子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并把温庭筠接走跟自己的儿子段成式一块培养教育。 段文昌的官职多次变动,他总是把温庭筠和儿子段成式带在身边读书学习。培养了温庭筠十一年的段文昌去世,丧葬过后,温庭筠想通过科举谋求发展,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告别了必须守孝的段成式离开段家,北上长安,开始了“北漂”生活。 贾宝玉是荣国府第四代,玉字辈,生于家族历经百年的时候。当时贾家文字辈还世袭着官爵,后来姐姐元春被封妃,贾宝玉比温庭筠的情况要好,但是根据贾府八十回后被抄家的情况来看,两个没落贵族出身的公子,家庭大环境是差不多的。 其次,两人的行为有相似。据《旧唐书》里关于温庭筠的记载,说“温飞卿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公卿家无赖子弟裴诚、令狐滈hào之徒,相与饮,酣醉终日”。温庭筠这个人,他以才子自居,蔑视权贵。又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什么人都结交,裴诚、令狐滈hào等都是权贵后代。温庭筠来到长安就把科举考试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后来的柳永也是这样。我引用蒋捷的一句词来形容这时候的温庭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他整天跟狐朋狗友一起玩乐,经常喝醉。 《红楼梦》文本里有两首《西江月》,写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也用来劝诫所有纨绔子弟。贾宝玉极力否定男人的价值,说“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也是实力打脸,他与秦钟、柳湘莲、蒋玉菡是至交好友,这就说明贾宝玉对男性是区别对待的。文本里有描写,贾宝玉跟呆霸王薛蟠,唱小旦的戏子蒋玉菡,权贵后代冯紫英,锦香院的妓女云儿,混在一起吃喝,跟温飞卿很相似。 我们的湘云妹妹也叫云儿,作者批阅十载,大的改动就有五次,前八十回里留着妓女跟史湘云同名,请大家原谅我又挖了个坑,等读到那一回,我自然有话要说。 第三,两人都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旧唐书》记载温飞卿“尤长于诗赋”。温庭筠与令狐滈hào关系好,就经常到令狐滈的家里去玩,令狐滈的老爹是当朝宰相令狐绹。因为皇帝喜欢听歌,还特别喜欢菩萨蛮的曲子,令狐绹就请在娱乐界名气很大的温庭筠代写二十首《菩萨蛮》歌词。一面进献给皇帝,一面告诫温庭筠,不要向外界透露此事,但温庭筠不久就泄密了,弄得当朝宰相很没面子。 不久,唐宣宗作了一首诗,上句里有“金步摇”一词,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对下句,请大家帮忙,结果温庭筠对了“玉条脱”三个字。 “步摇”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带头上的。女子走路的时候“步摇”会随着身体一步一摇,仪态万方,很好看。“金步摇”,就是用黄金打造的“步摇”。 “条脱”是古代臂饰,带胳膊上的,呈螺旋形,上下两头左右能松能紧。通俗一点说就是连环起来的手镯,形状很像高手削苹果,一直连续不断的苹果皮。“条脱”后来也被称为“钏”,黄金作的叫金钏,玉石用金线穿起来的叫玉钏。《红楼梦》文本里有叫这名字的两位姑娘,金钏是玉钏的姐姐,再挖一个坑,等读到那一回,再说。 温庭筠用“玉条脱”来对“金步摇”,名词对名词,对仗严谨,声调和谐,平仄规范,皇帝很是高兴,重重有赏。宰相令狐绹不知道“玉条脱”是什么,就问他。温庭筠就骗令狐绹说出自《南华经》,还说《南华经》并不是冷门的书,相国忙完公务没事的时候也应读一读。 《南华经》就是《庄子》,咱们在第十九集讨论大仁大恶代表人物的时候,说过韩愈,就讲了从魏晋到隋唐,儒家学说是衰退的状态,道家、佛家蓬勃发展。唐明皇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这本道家学说,当时叫《南华真经》,简称《南华经》。言外之意就是这么热门的书,宰相令狐绹都没读过,不学无术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