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肖特打开了话匣子,又道:“或者说,开车的过程其实是对思维的一种放松,一种别样的休息,可以更加触摸到自我,感受自己跟这个城市的交融。” 摄影师此刻忍不住腾出一只手冲着肖特做了一个OK的手势,显然,肖特这段话十分令他满意,抓到了! 肖特内心也油然升腾出一种欣慰之感,任何时候,不论什么方式,人跟人之间得对味。 对味,在一个频道里头,我的动作你懂,你的语言我懂,各司其职又交织协作却又都不越雷池半步,这大概是社会的高级形态了吧? 肖特更加惬意地操控着方向盘,驶向他的新办公场地,他已经知道如何面对镜头,如何利用镜头表现自己了。 话说这也是一门学问,面对镜头,人都有一种天生的畏怵情绪,有些人就是这样,肚子里全是硬货,面对镜头就歇菜,做不出自己。 而像肖特这样,初次被跟拍,初次就掌握了窍门。 这个窍门是什么呢? 肖特将车子停好,看看时间,还早。后续的车队也没有赶来,等也是等。 这个窍门就是如何在镜头面前表现自己? 肖特的心得是,不要有多余的动作,即便是发呆也要抬头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发呆时尽量冲着一个方向…… 做到了这些,保准在镜头里全是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