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勇健不知道的是允儿是靠着威逼利诱手段百出才从罗凤恩这里求来的机会,而光珠则是因为找小凤诉苦,替好友抱不平的小凤才会建议光珠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击,当然就算张勇健知道这里面的前因后果,也不会理解小凤,这就是张勇健对罗凤恩的偏见。 张勇健现在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你罗凤恩先动手了,那就别怪我反击,林允儿和李光珠的事不是你安排的吗?那你是不是应该负负责,不指望你一手操办,但是至少也应该先把眼前的问题给解决了吧,总不能把两个旗下中流砥柱型的艺人都浪费在寻找剧本这个环节上吧。 张勇健的反击来的十分的迅猛,而且理由也十分的充分,这样小凤明知道张勇健这是在搞事,但是又不得不接受张勇健的提议。 小凤很纳闷,貌似他最近也没得罪张勇健啊,也没做什么让张勇健讨厌的事啊,怎么张勇健突然就炸了,如此精心策划的报复,绝对不是临时起意,小凤想不通但是也明白张勇健是绝对不会给他答案的。 林允儿和李光珠有目前的情况,小凤绝对无法否认有他的责任,张勇健提议让他帮忙选选剧本,小凤虽然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个忙还是要帮的,哪怕是帮倒忙。 特别是张勇健还以打消小凤的疑虑为理由把小凤的退路都给堵死了,张勇健表示C-jes家大业大失败得起,哪怕选错了剧本也不要紧,就当积累经验了,总不能让这二位一直在选剧本上浪费时间吧。 选剧本这种事小凤觉得自己是真心不擅长,虽然他曾经比较全面的了解过编剧这个职业,但是那么做的原因和目的是小凤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加强自己对剧本对角色的理解程度。 小凤总是喜欢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这个单一的角度虽然有一定的奇效但是却并不足够。 而且就算小凤有足够的能力分辨剧本的好坏,但是一个剧本是否能够拍出一个好的作品,可不单单是有剧本的好坏就能决心的,其中牵扯到的东西十分的复杂,而且就算剧本好也不见得能好到适合的角色,这也是林允儿和光珠都困在这个环节的主要原因。 被强行指派了无法推卸的任务,小凤再不愿意能做的也是尽力而为,于是小凤又跟林允儿和李光珠见面了,毕竟是为他俩量身定做,选的剧本再好也需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小凤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 没有自知之明的允儿让小凤十分的无语,就好像什么样的剧本什么样的角色她都能驾驭似的,其实在小凤看来林允儿在角色上的限制一点都不比光珠下,如果非要评价一下这二位的演技,在他们都擅长的角色上还是光珠的演技要更好一些,在不擅长的角色上两人的表现只能说是半斤八两。 相比于允儿,光珠就显得太有自知之明了,他非常清楚自己擅长的是什么类型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在选择剧本上才十分的困难,虽然有很多作品和角色已经证明了,哪怕是傻子也能够拍得十分的出彩,但是光珠身上的问题可不止是傻子形象过于深入人心,更可怕的是他的综艺形象也十分的深入人心,自带喜剧效果对一个有追求的演员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远的有金凯瑞这位喜剧大师,他就不止一次出演过智商偏低的角色,在喜剧上的造诣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可,在商业片上也颇有建树,在片酬上也曾经达到过顶级,但是却一直得不到好莱坞和诸多知名奖项的认可,在奖项方面的成就完全来自于喜剧,这就是电影圈对喜剧演员的偏见。 近的例子有车太贤,明明演技出众不比一些影帝差,明明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可,但是偏偏就是在奖项方面非常的薄弱,这就是喜剧形象过于深入人心带来的副作用。 小凤其实也能算是例子之一,只不过小凤还没等套上喜剧的枷锁就跳出了这个框架,成名之后再拍喜剧那叫勇于尝试,叫自我突破,但是如果是以喜剧形象出名的,那就是被带上了很难打开的枷锁。 幸好的是光珠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奖项的认可,只需要证明他不比某些人差就可以了,之前小凤觉得想做到这点就需要避开喜剧,但是避开喜剧就需要考虑如果解决光珠那深入人心的喜剧形象,而且为了保证光珠表演的质量,还需要把角色限定在智商略微有些缺陷的角色上。 这样的角色和剧本虽然不算罕见,但是想找到一个质量足够高的也并不容易,而且当叶天失足从布鲁克林大桥上坠落时,不禁回头看了眼身后不远的曼哈顿,依旧那么繁华、奢靡,纸醉金迷、令人向往! 但这些都与己无关了,曼哈顿放逐了自己! 叶天心头顿时涌起一阵悲愤与绝望,这一刻,波涛微澜的水面似乎也不那么令人感到恐惧了。 “去他么的美国梦!去他么的纽约!老子不伺候了!” 半年来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此时都开始在脑海中闪现。 失业、破产、分手、房子被万恶的银行收走、惶惶不可终日的每一天、无数次被冰冷拒绝的求职过程、直至如今近乎一文不名、走投无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