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家已经在西北和漠北立起军旗。 势要替天下百姓讨个公道。 这篇檄文三天之内传遍了大江南北。 而与之而起的流言称,秦家两位将军虽然没有自立为帝,但是柔然人已经臣服,称两人,一为西北修罗皇,一为北疆罗刹帝。 两帝并列,军队同心。 而在楚铮于京城登基的那一天,边关三州的所有关门都开了。 红甲铁骑从潼关和雁门关同时出兵。 消息传到京城之时,楚铮刚刚完成登基大典,正在后面接受几个重臣的恭喜。 夏大爷出事的消息传过来,夏阁老就真正的病到了。 不过卫阁老倒是一下子振奋起来,带着人组织了今天的登基大典。 相比于以前的皇帝,这次登基的简陋和仓促简直连楚瑜那次都比不上,但是好歹算是三叩五拜,祭天祭祖的都拜过,玉玺也正式盖了印。 便是最正名不过的皇帝了。 而且,大典之上,京城里还在的官员和勋贵们都参加了。 (不敢不去) 连夏阁老都拖着个病体上了礼台。 典礼过后,都还拖着病体和卫阁老还有两个再次提上来的尚书并几个心腹,到了后殿庆祝。 顺便再商讨下后面怎么做? 毕竟一下死了那么多官员,就算那些官员本就不是什么做事之人,这也要有个说法。 檄文大家都看到了,不过,看到那檄文,引起议论的多是那些平民百姓和下级官吏,或者某些此次一直在观风没动静的权贵之家。 他们这些人是看过之后便直接将檄文丢火盆里去了。 说得再好听,你秦家军都快饿死了,外头还有柔然人盯着。 替天行道,你拿什么替天行道? 只怕是已经熬不过了,眼见楚瑜死了,新帝不会再纵容他们,所以才孤注一掷,想着趁柔然人还没打过来,先进关抢点东西再说。 只可惜,以前的秦家军再厉害,现在也不比当年了。 别说这么久没钱没粮的,秦家军还能否熬住。 就拿现在京城那些好似一夜之间就锐变,战斗力突然爆棚的京军来说,便是以前的西北军都未必能与之相敌。 何况是那些饥兵倦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