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弄了不少好货。 田文静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人什么身份。 标配队伍,想不让人往民间考古专家方面猜都难。 况且,一帮人也没做遮掩,手里拿着瓷器。 田文静蒙头吃饭,对屋里的宋瓷更放心了。 原来杨光树没骗他,真的有一群人在帮他干活。 他喜欢古董,但更懂规矩。 没有越过杨光树这个中间人,直接接触上家。 规矩就是规矩。 为了几件古董,得罪杨光树得不偿失。 “几位老哥,空着手来就行,带什么礼物。” 好久没联系,有些生疏。 杨光树开了句玩笑。 李成富八面玲珑: “杨兄弟,瞧瞧这东西。 这可是我师兄千里迢迢给你弄来的大礼。” 李小军赶忙揭开上面绑着遮阳的布片。 卧艹,真有礼物? 我就开句玩笑。 这几个哥哥,不会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吧? 等看清是个树桩,杨光树有些傻眼: “李哥,你们要给我来一个现场根雕表演?” 他完全忘了大红袍母树这茬。 “我们可没这本事,杨兄弟,你仔细看看,这可是好东西。” “除了树龄大,没什么特别之处。” 这造型,还没花鸟市场卖的金弹子树桩好看。 说实话,杨光树瞧不上眼。 几人绝倒。 老子们费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帮你弄来。 你这小家伙倒好,忘得一干二净。 还以为你有多稀罕。 浪费我们力气。 几人不再打哑谜:“大红袍母树。” “什么?大红袍母树?” 卧艹,真把这玩意儿弄来了? 杨光树仔细辨认,检查: “朱哥,你们保护的很好嘛!” 树皮都没有擦伤,看来一直用东西包裹着。 “比起古董,这树桩就是小儿科。” 陶瓷都能千里运输,一个木桩子算啥! “杨兄弟,这东西你可得好好照料。 毕竟不远千里弄来,我怕它水土不服。” 为了弄这大红袍母树,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受了不少罪不说,真的害怕种不活。 第(3/3)页